「馬到成功」單車行 放自己一個悠活假期 台東旅行新美學

▲三仙台八拱橋(東管處_提供)

從台東市馬亨亨大道到成功鎮出發,跳上鐵馬一路騎至成功鎮,單程約80公里,來回160公里,東管處取吉祥之意,將這條路線命名為「馬到成功168」。沿著台11旅行,看著海洋以時速15公里的速度從身邊掠過,過去乘車快速路過的風景變得更有實感。單車,儼然成為東部旅行的新美學。

▲加路蘭大地藝術節作品-「波浪方舟」


168公里緊鄰山海的夢幻路線

若您曾到過台東,應該會對台東市區寬廣平直的外環道路感到印象深刻。「馬亨亨大道」寬達50公尺,名字來自於歷史上功蹟顯著的馬蘭阿美大頭目「馬亨亨」。大道可通往台東火車站和棒球村,也可連接中華大橋和沿海外環道,在「馬到成功168」路線中,則是單程約80公里的單車行起點。

從馬亨亨大道出發,以台11線為主要幹道直奔臨海的成功鎮,來回約168公里的路程緊鄰太平洋與海岸山脈美景。若專心騎乘,單趟約3.5小時可騎完,全程平緩,不分年齡層都能輕鬆駕馭。

▲成功鎮海濱公園(東管處_提供)
▲都歷遊客中心_大地藝術節作品「最美漂書站」

這條路線可向旅行社預約,市面上販售的行程以4天與5天為主,將東部海岸美景劃分為數個區域分批遊玩,每團都有專屬在地嚮導陪騎,改變過去火車──遊覽車的接駁模式,用兩輪探索在地特色景點。跟團不再只是單純上下車,而是盡情揮灑汗水,完成一趟成就感滿滿的旅程。

東部的部落與特色活動,也是單車悠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。討論聲量極高的「比西里岸部落」運用漂流木、彩繪裝置藝術,在東海岸繪出獨樹一幟的風景,眾多遊人特地前來,為的就是享受山海環抱的靜謐;以包子聞名的東河部落,面海背山生活,發展出獨特的竹筏溪遊體驗;東海岸大地藝術節──月光・海音樂會、鐵花村不定期的藝文活動、海岸裝置藝術也是旅途中令人期待的驚喜,不同時間遊覽,邂逅的美好或許跟上回又不同。

▲三仙台-成功鎮自行車道(比西里岸)


星空下露營、臨海音樂會 東部特色一網打盡

168公里的旅程整合了東海岸的食、宿、遊、購、行,從熱門景點、舌尖美食、風格住宿到特殊節慶一次囊括。這趟旅程中,騎士們將經過4種海岸地形,經典的「三仙台遊憩區」為旅途終點,途中經過熱門打卡景點「都歷海灘天空之鏡」、壯觀地質的「富岡地質公園」、有絕佳視角俯瞰陸連島的「金樽遊憩區」等等,東部海洋的多元樣貌與美麗,盡情呈現。

▲阿美族民俗中心-旮亙樂團展演
▲月光海音樂會

 

圖片提供|東管處、17LIVE 整理撰文|謝佳真